评估认证
当前位置:首页 > 评估认证

师范类专业认证基本常识解读

时间:2018/12/18 12:59:14   作者:管理员   来源:教学质量监督处   阅读:126   评论:0
内容摘要:师范类专业认证基本常识解读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启动了师范类专业国家认证工作。《办法》主要内容包括【认证办法】和【认证标准】两个部分。什么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

师范类专业认证基本常识解读

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启动了师范类专业国家认证工作。

《办法》主要内容包括【认证办法】和【认证标准】两个部分。

什么是师范类专业认证?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过程,旨在证明当前和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专业能否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认证的核心是保证师范生毕业时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标准要求,目的是推动师范类专业注重内涵建设,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改革培养体制机制,建立基于产出的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念是什么?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基本理念,贯穿师范类专业认证全过程,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行动指针。

1)学生中心

强调从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新模式转变,要求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师范生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和安排教学活动,并将师范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2)产出导向

聚焦师范生受教育后“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强调明确学习产出标准,对接社会需求,以师范生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配置师资队伍和资源条件,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持续改进

强调聚焦师范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建立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追求卓越质量文化,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不断提升。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在总结我国30多年质量保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教师教育认证有益做法,结合师范类专业管理要求,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坚持统一体系、省部协同、高校主责、多维评价的原则。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体系架构是什么?

师范类专业认证针对各地各校师范类专业层次类型的复杂多样、各地各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和特点,构建了横向三类覆盖、纵向三级递进的认证监测体系:

第一级 定位于师范类专业办学基本要求监测。

第二级 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

第三级 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

师范类专业认证有什么基本特点?

1)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平相结合。

2)统一体系与特色发展相结合。

3)内部保障与外部评价相结合。

4)学校举证与专家查证相结合。

5)常态监测与周期性认证相结合。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考查重点是什么?

师范类专业认证考查范围涵盖人才培养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8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个二级指标,贯穿学生入学至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关注学生毕业后发展状况。

重点考查以下方面:

1)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

2)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3)教师及教学资源的支撑度;

4)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5)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如何使用?

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将为政府、高校、社会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

通过第二级认证的专业,其所在高校可自行组织该专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工作。通过建立师范毕业生教育实习档案袋,严格程序组织认定该专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视同面试合格


教学质量监督科

评估科
通化师范学院教学质量监督评价处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   邮编:134000    网站管理
电话:0435-3208025